4日当天,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通报,将针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
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到,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的文件中提到,美国对汽车及部分汽车零部件实施的25%关税将对印度价值高达28.9亿美元的出口造成影响。
印度有权维持或暂停优惠政策,或履行其他相关义务……这些举措对印度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与所采取措施的后果相仿。印度方面表示,美国所征关税总额将达到7.25亿美元,新德里将针对源自美国的商品征收等额的关税。
然而,在通知文件中,印度并未具体阐述关税的具体税率,也未明确指出哪些商品将受到关税的影响。
近两个月后,印度再度向WTO提交了类似的文件通知:5月13日,印度已向WTO通报,计划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以对抗美国所采取的作为保障措施的钢铁和铝关税。
与此同时,美国与印度正努力在7月9日关税暂停期截止日之前敲定贸易谈判的协议。若届时未能达成一致,美方将依照特朗普政府之前提出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对印度所有进口商品征收高达26%的关税。
印度将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
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的文件中提到,他们计划依照《保障措施协定》第12.5条第8.2款的规定,暂时停止执行该协定第8.2条中规定的减让措施及其他相关义务。
印度方面表示,在2025年3月26日,美国实施了一项保护性政策,对从印度等国进口的乘用车、轻型卡车以及部分汽车零配件,实施了25%的从价税率的提升。这些政策自2025年5月3日起针对汽车零配件生效,并将持续无限期。
印度指出,美国尚未将相关举措通知世界贸易组织,然而这些举措实质上属于保护性措施。印度坚定地认为,美国的做法违背了《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及《保障措施协定》的规定。
通常情况下,依据《保障措施协定》的规定,涉及双方理应展开协商。然而,此次印度方面明确指出,协商工作尚未启动。
为此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在通知中明确指出,自本通知发布之始,印度有权在30日之后暂停减让或履行其他义务。具体而言,印度所提出的暂停减让措施,将直接导致对源自美国的商品征收高达7.2375亿美元的关税。
印度此次所采取的报复性关税策略与五月份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并无二致,而其前一次采取此类反击措施,则是为了回应美国对钢铝产品征收的关税。
今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发布总统令,自2025年3月12日开始,对源自全球各国的钢铁及铝制品实施25%的额外关税。
印度指出,美国尚未将相关举措通知WTO,然而这些举措本质上属于保护性措施。在这种情势下,印度作出决定,将“对美国某些产地的特定商品加征关税”,预计征税总额将达到19.1亿美元。
杜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跨国法领域的杜明教授向第一财经记者阐述,根据WTO的规定,任何单方面的报复行为都是违法的。因此,在印度采取反制措施时,将美国的钢铁和铝关税视为一种保护措施,这符合WTO的规定。然而,美国方面却拒绝承认其行为属于保护措施。实际上,在特朗普政府的前一任执政时期,WTO内部已存在类似案件及相应的裁决,但美方却故意违反了相关规定。
美印谈判中的红线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于7月9日结束。
4日当天,印度商业与工业部部长戈亚尔明确指出,印度所拟定的贸易协定必须确保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不仅仅是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协议的签署。
据悉,美印之间的谈判中存在一个显著分歧点,即印度方面拒绝对其农业与乳业市场进行开放。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曾明确指出,农业与乳制品领域是双方在贸易谈判中不可逾越的两条底线。
2日,美国与印度就关税议题进行了新一轮的谈判,然而,在农业及乳制品领域,两国依然未能就相关议题形成共识。
印度相关数据显示,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构成了印度39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大约16%,并支撑着近7亿人口的生活。鉴于农民群体在选举中占据重要地位,莫迪政府在四年前在推动备受争议的农业法案时,采取了罕见的妥协措施。
印度历来未曾将农业纳入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之中。有分析指出,若印度此次对美国市场开放,此举或许会促使印度对其他贸易伙伴作出相似的让步。
数据表明,印度的农场平均占地面积为1.08公顷,相较之下,美国的农场面积高达187公顷。在乳制品行业,印度农民平均拥有2至3头奶牛,而美国的农民则拥有数百头。这种显著的差距使得印度的小规模农民在与美国同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美国正积极推动印度放宽市场限制,期望印度能够接纳包括乳制品、家禽、玉米、大豆、大米、小麦、乙醇、柑橘类水果、杏仁、山核桃、苹果、葡萄、罐装桃子、巧克力、饼干以及冷冻薯条在内的众多美国商品。尽管印度表示愿意为美国的干果和苹果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对于玉米、大豆、小麦和乳制品的进口,印度方面仍表现出谨慎和保留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