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型ETF市场再迎新成员!据北京商报记者从相关领域了解,首批共计10只科技创新债券型ETF(合并份额计算)已成功获得批准。这一进展表明,自6月18日首批产品提交申报材料以来,仅用了短短半个月便实现了正式批准。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债券型ETF的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目前已超过3800亿元,其净流入资金更是占据了整个ETF市场的六成以上。业内人士指出,科创债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以配置一系列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创公司债券。债券型ETF规模的迅猛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债券型ETF在近年来的债市牛市中崭露头角,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展望未来,在政策的推动下,科创债的持续发行,以及指数空间的进一步扩大,都将成为可能。
科创债ETF火速获批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型ETF产品迅速问世。据北京商报记者从相关行业内部获取的消息,已有10只此类ETF产品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招商基金、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共管理着6只产品,这些产品均紧密追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而博时基金、鹏华基金和广发基金则分别管理着3只产品,它们专注于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的跟踪;此外,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的产品则专注于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的追踪。
据最新消息,7月3日,首批10只科技创新债券型ETF的基金管理公司正式发布了基金份额的发售通知,同时宣告将于7月7日一并开启发行工作,且每个基金的募集总额最高限制为30亿元人民币。
回望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强调,应积极推动科创债的规模扩张,并迅速推出科创债ETF。他的话语刚结束,当天,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便公布,已有10家公募基金上报了首批科创债ETF的申请。时至今日,仅仅过去半个月,首批科创债ETF产品便迅速获得了批准并正式落地。
观察上述产品追踪的指数数据,中证指数、国证指数的官方网站上显示,截至7月2日,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债中,挑选了那些剩余期限和信用评级均符合标准的债券作为指数的样本,以此来构建一个反映这些科技创新公司债整体表现的指数。具体来说,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在过去一年内的涨幅已经达到了3.85%。此外,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和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这两个指数分别展示了上交所科技创新公司债的整体表现和深市高等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运行特点,它们在近一年的涨幅分别为3.87%和3.68%。
易方达债券指数投资部的负责人李一硕指出,科创债ETF作为一种工具型产品,其交易操作便捷、费用低廉、风险分散,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一种简便的途径,帮助他们快速配置沪深交易所中优质科技创新公司的债券。
华夏基金透露,该基金创新性地将科技创新主题与科创债ETF相结合,此举不仅丰富了债券型ETF产品系列,而且其特有的“成长性配置”与“政策红利”相结合的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配置一篮子具有高成长性的科创公司债的便捷途径。
郭施亮认为,科创债ETF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较为生疏,然而,作为首批科创债ETF产品,其获得批准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暗示着未来这一领域的产品发行和上市速度可能会加快,进而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渠道和方向。
嘉实基金分析指出,预计未来利率水平将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债券市场有望持续走强;信用债整体展现出“利差优势”和“票息保护”的双重特性;作为国家战略扶持的科创债,其产品发展前景十分宽广,其投资价值愈发显著。
总规模突破38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新产品的批准还暗示着债券型ETF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扩张。根据Wind的数据,目前市场上共有29只债券型ETF,这样一来,如果首批科创债ETF都能成功发行并设立,债券型ETF的数量将增至39只。
从新成立的情况来看,自年初至今,共计有八只债券型ETF问世,其首次发行的总规模已高达217.1亿元。具体分析,天弘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博时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以及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的发行量均达到了30亿元。华夏基金、海富通基金以及易方达基金旗下的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发行量均超过了29亿元,而广发基金和大成基金管理的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其发行量也均达到了15亿元以上。
总体而言,审视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权益类ETF持续吸引资金流入,与此同时,债券型ETF的规模也在稳步上升。根据Wind的数据,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结束,共有29只债券型ETF,其总规模达到了2181.31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6.03%,在所有ETF中所占的比例为5.74%。
观察最新发布的规模数据,可以发现,截止到7月2日,整个市场的债券型ETF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成功跨越了3800亿元的里程碑,达到了3861.86亿元。同时,这一规模在所有ETF产品中的比重也显著上升,达到了9%。
观察现有债券型基金产品,截至7月2日,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债券型ETF基金已经增至15只,这一比例超过了总数的一半。在这些基金中,富国政金债券ETF的规模高达522.6亿元,稳居债券型ETF规模之冠。紧接着,海富通中证短融ETF的规模也紧随其后,达到了497.78亿元。与此同时,博时基金管理的可转债ETF以370.38亿元的规模位列第三。除此之外,总规模超过一百亿元的债券型ETF产品中,包括了易方达公司债ETF、平安公司债ETF以及南方上证公司债ETF等多个品种。
债券型ETF已成投资新焦点
债券型ETF规模猛涨的背后有哪些推动因素?近期,平安基金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文阐述,债券型ETF规模的扩大,得益于其交易便利(T+0交易机制、费率低廉以及持仓信息透明)、避险需求上升(股市波动加剧与资产荒压力并存)以及政策推动(质押机制优化及创新产品的推出)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同样表明,在近年来的债市牛市中,债券型ETF成功崭露头角,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新热点。
郭施亮指出,债券型ETF因产品运行稳定、净值波动幅度较小而备受瞩目,其相对稳定的市场表现更易赢得市场的喜爱。
正如前述观点所指出,债券型ETF在当年的收益表现相对稳定。根据Wind的数据,在可获取数据的29只产品中,平均年收益率达到了1.25%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而有超过15只产品的年回报率超过了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的年收益率已经达到了7.08%,目前位居同类产品之首。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的年内收益率达到了5.55%,而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则以2.29%的收益率紧随其后,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在业绩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债券型ETF备受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青睐,其年内净流入资金已占据所有ETF净流入资金相当大的比例。具体到7月2日,今年所有ETF的净流入资金总额达到了2979.5亿元,而在这其中,债券型ETF的净流入资金高达1806.28亿元,所占比例超过了六成。就单一产品而言,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在当年内的资金净流入量位居首位,高达201.79亿元;同时,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富国中债7至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等共计9款产品,其资金净流入量同样超过了百亿元大关。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二部的基金经理张磊指出,目前科技创新企业债券的交易活跃度与流动性均有明显增强。在政策持续推动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企业债券的发行将持续进行,其指数的容量有望进一步扩大。伴随着更多投资者的踊跃参与,组成该指数的债券流动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为指数的中长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势,张磊预测,利率的中长期走势可能仍然处于下降的趋势中。短期内关税政策存在变数,在经济波动的影响下,货币政策的放宽空间有望被拓展,债券的收益率或许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因此,中高等级信用债券正迎来一个“宽松政策与避险需求”并存的理想配置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