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图虫创意
国际黄金价格波动,催生了黄金回收市场的火热。
近期,来自浙江温州的一位顾客将自有的8公斤黄金以612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金店。若以每克约300元的购买成本来算,此次交易使得他获得了大约312万元的纯利润。此外,多家媒体也报道指出,今年上半年,不少商家接单量急剧上升,黄金回收市场的终端部分频繁出现了价值百万以上的大额交易。
今年,国际金价成功越过了3000美元/盎司的重要门槛。进入4月下旬,伦敦金价格一度攀升至3500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点,随后在5月至6月期间,金价开始了一段震荡的旅程。根据Wind的数据,市场中的多空双方争夺愈发激烈,从2025年5月1日至6月30日,国际金价在3120美元/盎司至3452美元/盎司的区间内上下波动。
截至北京时间7月3日9点37分,伦敦金价格已达到3347.06美元每盎司。自年初至今,伦敦金价格累计攀升了27%。据《证券日报》报道,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伦敦金价格实现了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最大半年涨幅。
7月2日,时代财经对广州市内多家黄金回收店铺进行了探访,众多商家表示,金价的不断攀升无疑带动了黄金回收需求的上升。然而,在最近两个月内,金价的波动不定使得回收市场弥漫着一种谨慎的观望氛围。
黄金回收市场中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这种“人多势众”的背景下,从事这一行业并非如表面所见的那样轻松。
有人抛售3公斤黄金净赚130万元
百万元级卖金变现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浙江。
有顾客计划投身创业,于是带着家中多年积攒的3公斤金饰品前来变现,这些饰品当初的购买价格大约是每克300元,而根据当日的回收价每克740元计算,仅这一笔交易他就赚取了超过130万元。7月2日,广州市天河区一家黄金回收店的管理员徐洋向时代财经透露了这一情况。
徐洋透露,自去年下半年起,黄金回收业务逐渐升温,至今年四月更是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在行情最为火爆的时期,单日收到的黄金量可高达400至500克,涵盖各类饰品和金条等品种。相较之下,去年上半年,即便在生意最好的时候,每日的黄金回收量也仅有约300克。
另一位从事黄金回收业务的专业人士向时代财经透露,仅在本年六月,他已成功处理了近五十笔黄金回收交易。其中,单笔最高的黄金回收订单金额超过了八十万元。目前金价持续上涨,这种黄金回收的热潮预计将持续下去。
零售黄金品牌店铺也感受到了这一变化。在时代财经对天河区一家周大福店铺进行采访时,正巧有人带着金饰前来变现。顾客说:“我带来两只10克的金手镯,当初购买时金价是403元每克,现在按照748元每克的金条回收价来计算,扣除购买时的加工费用,这次回收总共赚了6700多元。‘以旧换新’都不如直接回收来得划算。”
在当前经济形势多变且复杂的情况下,黄金及其饰品所具有的投资特性愈发显著,这无疑成为推动黄金回收市场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有所上升,消费者开始更加重视资产的流动性,因此,在金价上涨时,他们倾向于将黄金变现以获取收益;另一方面,那些已经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对于黄金的长期走势保持谨慎的观察态度,他们同样倾向于通过买卖黄金产品来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资产配置。
黄金回收生意“冰与火”共存
黄金回收生意热闹背后,也潜藏着不少“难言之隐”。
自2023年起,国际金价持续攀升,这不仅激发了黄金投资和零售领域的热情,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人士将目光投向了黄金回收的潜在商机。据时代财经调查发现,鉴于黄金回收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在过去的一年里,众多从业者和各类机构纷纷加入到了这一市场的竞争之中。
这同样导致了黄金回收行业的商家经营状况出现差异。在实地考察中,部分商家坦言并未从这轮回收需求的增长中获益,“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意和以前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
实际上,黄金回收行业的盈利水平并不算特别丰厚。回收商家的利润通常在每克10至30元之间。假如一家实体店铺每天回收100克黄金,那么这一回收业务的日利润大概介于100元到300元。至于月收入,大约在10000元到30000元,但这还需扣除租金、人工等开销。
杨江在黄金回收领域打拼了五年,此前他经营的是实体店铺。去年上半年,他与众多同行一道,共同经历了局部范围内的“店铺关闭潮”。为了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杨江将业务转向线上接单,并推出了上门回收服务。与此同时,公司员工数量也大幅减少。他向时代财经透露:“以前我们的团队规模大约有十人,而现在仅提供上门服务,就不需要那么多人手了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现在我们总共只有五个人。”
黄金回收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金价上涨的推动。据一位黄金行业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向时代财经透露,在金价上涨期间,黄金回收市场通常也会同步增长,回收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多;然而,若金价出现下跌或持续波动,黄金回收的量将显著下降,呈现出减少的态势。
在金价波动不定的情况下,众多消费者表现出较为谨慎的态度,他们倾向于静观其变,期待金价攀升至更高点,因而并不急于出手。尽管目前部分回收店铺的订单有所上升,但从整个主流市场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回收市场整体上显得较为冷清。这位人士进一步阐述道。
(应受访者要求,徐洋、杨江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