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采购招商

国家接连出台政策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啥情况?信息透明化有何影响

发布时间:2025-07-02 22:02|栏目: 采购招商 |浏览次数:

地方招商引资规范发展再提速!

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并明确提出“需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强化招商引资信息的公开披露”。此举是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国家针对地方招商引资政策规范化问题连续发布一系列政策指导后的又一重要指示。

业内专家指出,在“强化招商引资信息公布”这一新指南的指导下,基金吸引投资的“政策漏洞”将逐步缩小;同时,提升信息的公开程度也将营造一个更加公正的竞争氛围,这对投资机构和创业公司的入驻与发展大有裨益。

信息透明化将带来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在过去一年里连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包括对涉税招商的整治、叫停地方各类奖补措施,以及规范“基金招商”活动。这些举措旨在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的法规制度,并严格禁止任何违反规定、擅自给予政策优惠的行为。如今,随着“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新指南的实施,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将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逐步从主要依靠行政资源过渡到更多地借助市场力量。

许多项目与基金的成功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地方政府协商的能力,从而获得非同寻常的税收返还、土地优惠和财政补贴等。这种做法催生了一大批精通“政策套利”的投资机构,但对于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来说,却未必能带来积极影响。国立波,LP智库的创始人,针对近年来地方普遍采用的通过创投机构吸引基金投资的现象,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国立波提出,强化投资引荐信息的透明度,意指今后地方政府在吸引投资的政策制定、操作流程、所作承诺以及已实施项目的成效等方面,均需向公众披露,从而显著减少了信息的不均衡性。在他看来,未来各地在吸引投资方面,那些不透明的操作空间将显著缩小,而优惠政策将变得更加清晰和规范。过去那种仅凭主观判断做出决策、对个别企业实施“个案定制”式的特殊待遇的现象,将逐步减少。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地方“粗放式”招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纠偏措施,动作频繁且密集:2024年8月,《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明令禁止各地政府通过减免税费、低价提供土地、财政补贴等违规手段进行招商引资;2025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强调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不应以招商引资为唯一目的;进入2月,《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也开始实施,此举标志着地方上市奖励补贴政策的暂停。刘晓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些举措的核心目的是引导各地摒弃传统的粗放型招商手段,推动各地深入思考未来的发展战略,从而提高招商引资的整体质量,并最终实现资源在市场化条件下的优化配置。

创投机构将迎来三大利好

当前,基金招商依旧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关键工具,与此同时,作为地方基金招商不可或缺的伙伴,创投机构在筹资与投资方面也将经历转型。这次“强化招商引资信息透明度”的举措,对创投机构在地方投资策略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国立波指出,一旦地方加大招商引资信息的公开力度,创投机构将享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尽职调查流程得以简化。在为投资企业挑选适宜的落户地点时,投资机构能够更轻松地对比各地区的政策利弊、商业环境和政府信用,从而作出更为明智的判断。

压缩“政策套利”空间!地方招商引资规范发展再提速__压缩“政策套利”空间!地方招商引资规范发展再提速

其次,旨在减少企业在投资后所面临的风险。通过信息披露,能够有效遏制地方政府未能履行承诺的风险,那些清晰明确、以文字形式公开的信息,将作为企业和投资机构权益的重要保障。

第三点在于挖掘“潜在价值”。那些以往在宣传方面并不突出,然而实际营商环境稳固、政策落实效果显著的“隐藏明珠”城市,往往更易吸引风险投资机构的关注。

国立波指出,随着地方招商引资环境的持续演变,他认为:“投资机构在进行投资决策和后续管理时,应当减少对地方政府提供的短期和非标准补贴的依赖,而应将投资重点更加集中在项目的核心技术、商业模式、团队实力以及市场发展潜力等关键因素上。”

应强化三大能力以适应地方招商模式变革

记者观察到,在一系列政策陆续发布,旨在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的同时,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1号文件亦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运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地方政府投资基金不应以招商引资作为其设立的主要目的,这导致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策略正在经历着持续的变革。

以广东省为参照,该省在今年1月份颁布了《关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以助力广东现代化进程的若干举措》,文件中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新的规范,强调要将吸引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等投资机构对本地项目的投资纳入招商引资工作的绩效评估体系。由此可见,在遵循“利用基金撬动资本,将资本引入产业”这一总体思路的前提下,广东特别注重将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当地的关键战略、主要产业以及关键领域紧密融合。

此外,记者进一步发现,某些地区的国有资本已经着手设立并购基金,致力于在当地产业领域进行并购活动。更有甚者,某些地方甚至将国有企业收购上市公司、实施并购行为纳入了绩效考核体系之中。与记者沟通的业界人士普遍持有观点,即“不以吸引投资为宗旨而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并不意味着对基金吸引投资模式的全面否定,实际上它只是对基金吸引投资策略进行了调整,将原本的对外地企业的吸引转向了对本地产业培育与投资的集中,这或许将成为某些城市在招商引资策略上的一次重要转变。

随着地方政府成为风险投资市场的主要资金募集渠道,并且地方招商引资策略持续演变,国立波提出,投资机构需要根据形势的变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需对合作的政府LP进行重新评价;其次,要深入分析各地政府的产业规划及政策实施信誉;最后,挑选那些真正懂得产业、遵循市场法则、服务意识突出的政府LP展开合作。

二是制定“产业图谱”导向的投资策略: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框架下,需绘制覆盖全国的产业集群分布图,深入分析各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指导投资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三点,着重提升产业赋能的效力:不仅限于资金投入,更需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包括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在内的全方位增值服务,助力它们在更为宽广、更为公正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Copyright © 2002-2025 台州市椒江区四川从业商会 版权所有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Powered by EyouCms
电话:020-88888888 地址:台州市椒江区四川从业商会 备案号:浙ICP备2021023496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