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报道,6月28日,我国正式推出首个达到千亿级别规模的发电行业大模型,命名为“擎源”,并在北京举行了发布会。该模型由国家能源集团精心打造而成,其整体规划范围广泛,包括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等产业的工程建设、生产运营、设备维护、燃料管理、技术监督等多个业务领域,共计15个。在这些领域中,涵盖了75个关键应用场景,以及超过百个智能体。这一模型将有力推动我国能源行业迈向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新阶段。
目前,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兴信息技术正在对能源产业的结构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作为全球最大的发电运营商,国家能源集团坐拥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全面的应用布局。该公司主动迎接变革潮流,通过“AI+”专项活动作为推动力,致力于打造涵盖电力生产、交易、调度以及运维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系统,为能源行业的持续进步提供新的活力。
“擎源”作为一家央企推出的行业级大型模型,取得了三大创新性的突破。该模型首次推出了多能协同动态优化的新型引擎,巧妙地将运行监控、设备状况、气象条件等多方面信息整合,打造了“模型—智能体—应用”的完整产品体系。这使得各类业务中的智能体能够实现高效协作,并对发电过程进行动态优化。此外,它还运用安全技术确保数据共享,为整个发电流程提供了智能化的优化方案。闫计栋,国家能源集团科技信息部数字资源处的负责人,指出:“‘擎源’在发电领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垂直化发展模式,专为电力系统量身定制了涵盖从发电到电网、再到用电和储能的全方位智能化解决方案。在生产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我们都100%地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从而成为了行业深度智能化变革的典范。”
此外,“擎源”公司开创了全新的全栈式自主可控智能决策体系,这一体系依托于全国产技术,融合了强化学习、多模态融合等多种先进技术,构建了一个能够自主学习与自我优化的智能决策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从技术层面到应用层面的全面自主掌控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从而推动了电力行业在各个场景下的智能化升级进程。
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部运行分析处经理王安指出,目前“擎源”在安全环保、电力交易、产调中枢、设备检修等多个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涵盖了13个应用场景,并部署了41个智能体。这一系统成功解决了发电行业长期面临的安全风险高、交易决策困难、多能协同复杂、设备运维被动等问题,为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发电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