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正在承压下行。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美元兑六种关键货币的汇率指数已跌破97点大关永川行政服务中心,收盘价为96.77。今年上半年,该指数累计跌幅达到10.79%,自109点的高位滑落至97点以下,成为自1973年以来的最差表现。进入7月1日,美元指数在盘中一度触及96.37点的低点,这也是自2022年2月下旬以来的最低记录。
美元指数在短短半年里经历了显著下跌,甚至跌破了97点的关键支撑位,这一现象是纯属偶然还是有其必然性?在笔者看来,这一结果既受到了一些短期偶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长期必然趋势的推动。
今年上半年,尽管美国经济在长期高利率的制约下尚未陷入衰退,但从短期因素分析,其经济活力已显著减弱,导致美元指数呈现出偏弱的走势。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于6月26日当天的数据显示,经第三次修正,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年率计算出现了0.5%的萎缩,这一数字比之前发布的初步估计和修正值都要低,并且与2024年第四季度2.4%的GDP增长速度相比,下滑趋势更为显著。该数据揭示了美国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正使得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强,进而导致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持续走低。
美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不断加剧,在此情况下,一些经济指标的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这同样对美元指数造成了压力。以4月10日发布的美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数据为例,该数据为负值(-0.1%),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一结果使得美元指数迅速走低,并跌破了100点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2日,被誉为“小非农”的美国ADP就业数据出现了出人意料的低迷。具体来看,美国私营部门在6月份削减了3.3万个工作岗位,这一数字不仅远低于市场预期的9.5万人增幅,而且还是自2023年3月份以来的最大降幅。ADP就业数据,作为非农就业报告的关键预兆,其表现疲软显示出美国经济活力持续下降的迹象。
从长远视角来看,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市场对美国财政持续性的疑虑日益加深,这种担忧持续影响着美元的信誉,进而削弱了其作为“安全港”的吸引力。
新华财经报道称,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51票支持、50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所谓的“宏大而美好”的税收与支出法案。该法案可能会导致美国债务和赤字进一步增加。具体来说,参议院版本的法案预计将把美国债务上限提升5万亿美元,这一数额超过了之前众议院版本所设定的金额。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从2025年至2034年,众议院提出的法案预计将导致美国财政赤字上升2.8万亿美元,而参议院的法案则可能使赤字增加接近3.3万亿美元。
即便是在2025年的欧洲央行中央银行论坛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公开承认,美国联邦债务的增长轨迹难以维持,故而迫切需要尽快找到解决方案。这一事实充分表明,美国长期存在的财政赤字和债务的急剧膨胀,加剧了市场对美元信用的疑虑。一旦市场因对美国偿债能力的担忧而引发美债抛售潮,美债的收益率很可能会上升,同时美元指数也往往会承受下行压力。今年五月下旬,美国债券市场,尤其是那些期限较长的债券,遭遇了大规模的抛售潮,其收益率急剧上升,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美国股市、债市和汇市三重危机的爆发。
展望未来,美国经济受关税政策负面影响加剧,预计将持续承受压力。同时,美欧货币政策的转向和分化效应,将在下半年进一步削弱美元指数。然而,若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向“鹰派”转变或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意外情况,美元指数的走弱趋势或许会在某个阶段发生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