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最近做了一件让行业内外都颇感意外的事——卖汽水。
跨行卖汽水
在六月份举办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燕京啤酒公司宣布,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在饮品挑选上的新动向,决定自本年度起正式推行“啤酒与饮料”相结合的营销模式。
燕京啤酒的董秘透露,倍斯特汽水的收入将被归类于茶饮料类别进行财务核算。这款产品承载着两项重要任务:其一,旨在构建啤酒类别的扩展矩阵,扩大品牌价值的范围;其二,致力于优化消费场景的覆盖范围,以实现面向所有消费群体和全天候的广泛接触。该行动不仅加深了公司在饮料领域的战略布局,同时借助年轻化的产品组合加速了品牌的更新换代,促进了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相互促进,构建了正向增长机制,不断为投资者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
据某燕京啤酒代理商透露,该公司正以每箱33元的标价向销售终端提供发票,同时实行“购买十箱赠送两箱”的促销措施。每箱产品内含12瓶容量为500毫升的倍斯特汽水,经核算,销售终端的实际购买成本大约为每瓶2.3元。
该经销商透露,倍斯特汽水以玻璃瓶作为包装形式,主要面向餐饮业进行销售,同时,部分超市也对其进行了商品上架。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在当前饮品市场迅速演变的形势下,“啤酒与汽水相结合”的这种创新营销策略正逐渐受到关注,这一策略不仅能够依托燕京啤酒既有的品牌知名度来扩大市场份额,而且还能有效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增强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形象,从而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营收仅个位数增长
燕京啤酒跨行卖汽水背后,是啤酒行业整体面临严峻挑战。
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啤酒生产企业整体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降幅达到了0.6%,总量降至3521.3万千升。与此同时,行业整体的营业收入也出现了5.7%的下滑,成为食品饮料行业里唯一呈现负增长的类别。面对这样的行业困境,燕京啤酒虽然成功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重增长,但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行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其发展道路充满了挑战。
观察燕京啤酒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增长情况,2022年增速达到10.4%,但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下降至7.7%,2024年更是进一步减缓至3.2%。这种增速的连续下降趋势表明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燕京啤酒正遭遇诸多挑战,要想实现快速增长变得极为困难。
燕京啤酒长期以来在第四季度出现的亏损状况,宛如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过去十几年中,每逢第四季度,公司的财务报告几乎都会显现出亏损的迹象。从2021年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额分别是3.35亿元、3.20亿元和3.11亿元,而2024年的第四季度亏损额也高达2.32亿元,这一难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面对挑战,燕京啤酒实施了多项策略。在成本管理上,公司决定在寒冷季节减少产量,减少库存积压,以此降低原材料采购及生产运营的开支;此外,在销售开支方面也进行了削减,包括减少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的投入。尽管如此,这些举措并未彻底解决亏损问题,第四季度仍处于亏损状态。
啤酒巨头纷纷跨界
除了燕京啤酒外,众多啤酒巨头也在纷纷跨界寻找新的增长点。
五月,青岛啤酒对外宣布,以6.65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此举标志着其正式踏入黄酒市场。尽管即墨黄酒厂在业内规模并不算突出,然而,到了2024年,该厂的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了1.66亿元的佳绩,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5%,净利润更是达到了3047万元,同比增长了38%。此外,其总资产达到了9.08亿元,净资产则有2.03亿元。
青岛啤酒坚信,此次并购将为公司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有助于拓展产品种类,扩大销售网络,并促进业务的多样化进程。
众多啤酒厂商也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业务拓展。比如,重庆啤酒在近期推出了大理苍洱和天山鲜果庄园两种汽水新品;而乌苏啤酒则在五月份面向新疆市场推出了名为“电特”的能量饮料,以此加快实施其“啤酒与饮品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战略。
然而,目前饮料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碳酸饮料市场,其竞争态势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大理苍洱汽水还是倍斯特汽水,都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相当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有评论者认为,燕京啤酒此次跨界的成效,不仅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有着直接影响,也可能为啤酒行业带来新的启示。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啤酒厂商正面临着如何开拓新增长点的挑战。燕京啤酒推出的“啤酒与汽水相结合”的新模式,或许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径,然而,其能否真正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消费者是否对此表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