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于7月7日在北京报道(记者:许维娜),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标志着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近期,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的院长胡坚波在2025年的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第五届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上阐述,我国中央政府首次全面推出的“1+3”政策框架——《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及其三项配套措施,标志着制度层面的重大突破。在这一体系中,“授权运营”模式被视为解决数据流通问题的关键所在。
公共数据作为数据要素市场的指示器,以其庞大的规模、上乘的质量和显著的价值而著称,现已在农业监测、基层数据上报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应用成果。
胡坚波强调,目前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遭遇了诸多难题,包括供应短缺、开放程度有限、以及安全与成本方面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授权运营”模式采纳了“数据产权结构化分割”的革新策略,在确保公共数据公益属性的同时,也激发了市场动能——政府通过“三重一大”的决策机制,将公共数据产品的经营权委托给运营机构,同时明令禁止其进行二次开发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以避免形成垄断,并激励第三方主体进行深入加工,同时辅以建立多层次的监管体系,以保证运营过程的透明度。
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模式:福建省推行“全面授权”来统一推进开发,北京市通过分行业授权来构建“金融特色区”,浙江省则是依据产品与场景进行授权,以此激发民营企业的主动参与。
在全球数据治理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胡坚波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首先,通过“基层报表一表通”来加强政务数据的共享;其次,根据AI的需求,扩大公共数据的开放范围,并进一步拓宽授权运营的领域;再者,对全国公共数据登记平台进行优化,构建“公共数据一本账”,以提升供需对接的效率;最后,深化“公共数据跑起来”的示范应用,激发全社会在数据供应和使用方面的积极性。他着重指出,迅速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架构,是挖掘数据资源潜力、推动数字经济持续进步的关键步骤。
(责编:孙红丽、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