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四川从业

大东南股价近期妖气十足?跨界新能源的背后藏着啥秘密

发布时间:2025-07-01 22:01|栏目: 四川从业 |浏览次数:

大东南近日的股价有“妖”气。

数据显示,在6月24日至6月30日期间,大东南的股价实现了连续涨停,整体涨幅高达61.33%;而到了7月1日的开盘,股价再次涨停,但随后便开始了波动性的下跌走势。

大东南股价的上涨趋势,据同花顺显示,与固态电池产业紧密相连。公司已具备生产固态电池软包的能力,其铝塑膜技术已成熟。此外,子公司生产的新能源金属化薄膜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由此可见,大东南已成功跨入新能源领域,并正意图借助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增长。

谈及跨界,在大东南的成长轨迹上,新能源领域无疑是其中最为辉煌的一环,然而并非独此一家,每当回想起那些年未能持续发展的“新兴业务”,总让人不禁为大东南心生惋惜。

_“跨界玩家”大东南,上市17年成A股“反面教材”_“跨界玩家”大东南,上市17年成A股“反面教材”

多次尝试跨界

2000年,大东南公司诞生,并于2008年成功进入资本市场,由浙江大东南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其控股方。公司主要从事塑料薄膜及包装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业务范围广泛,包括BOPET(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CPP(流延聚丙烯薄膜)等多个领域。

自大东南上市以来,其业绩表现可谓波澜壮阔:上市首年业绩便出现显著变化;自上市以来,已有三个财年净利润出现下滑,最大亏损额高达5.68亿元;尽管2018年至2021年净利润连续攀升,但2022年却再次出现连续下跌的趋势;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虽有所反弹,但回升幅度有限,仅约500万元。

“跨界玩家”大东南,上市17年成A股“反面教材”__“跨界玩家”大东南,上市17年成A股“反面教材”

依据大东南跨界发生的具体时点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业绩的下滑往往与公司开始尝试跨界经营或跨界业务失败的时刻紧密相连。

大东南在上市初期主要依靠“膜”系列产品立足市场,然而,曾经引领公司风光无限的传统产品却逐渐陷入衰退,加之行业整体需求疲软,产品价格大幅跳水。从财务数据来看,大东南的净利润增长率并不稳定。

于是,为了探寻新的业绩增长契机,大东南于2011年实施了定向增发,筹集了13.2亿元资金,并将这些资金投入到了年产6000万平方米的锂电池隔离膜项目以及1.2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项目。此举亦意味着大东南正式进军新能源行业。

2013年,大东南公司设立了绿海新能源子公司,致力于推动3亿Ah高容量动力锂电池的产业化进程;2015年,公司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2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项目,以此加强新能源产业链的构建。

2014年,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尚未取得显著成效,大东南公司再次涉足新的领域,决定进军游戏产业,通过支付5.63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上海游唐网络公司全部100%的股权。

2017年7月,大东南公司对外公布计划收购凯鹰电器全部股份,此举旨在强化其在电池领域的战略布局;紧接着同年9月,公司再度宣布计划收购宁鑫化工的全部股份,意图涉足化工领域。然而,这两次收购均以失败告终,但这一过程却清晰地展现了大东南的雄心壮志,以及其与众不同的商业经营风格。

一场“血亏”的买卖

从不同行业的角度审视,不论哪个行业盈利丰厚、发展势头强劲,大东南都会积极介入,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新能源领域不言而喻,其热度依然居高不下,不少企业因提前布局新能源而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在2014年左右,我国游戏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增长,移动游戏的迅猛发展使得游戏公司即便不劳而获也能赚取丰厚利润;而2017年前后,化工行业在生产、效益以及出口等多个方面均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众多跨领域的探索,对大东南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抑或是带来了哪些后果?

新能源暂且搁置不谈,因它乃是大东南至今仍坚守的业务核心,我们不妨重点关注游戏领域的布局,看看它给大东南带来了哪些冲击。

上文指出,大东南公司以5.63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上海游唐网络公司100%的股权,该交易旨在拓展跨界游戏业务。据公开信息显示,上海游唐网络自2011年成立以来,专注于移动游戏的开发工作,旗下拥有多款知名作品,如卡牌游戏《美姬爱作战》、动作角色扮演游戏《恶魔城》以及策略游戏《乱战三国》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收购的溢价相当高,当时游唐网络的净资产仅有2313.69万元,但评估值却高达5.65亿元,这个数字远超了行业的一般水平,溢价比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32%。

交易过程中,双方共同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游唐网络在此承诺,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公司扣除非常规损益后的净利润将分别达到不低于4500万元、5850万元以及7350万元。

当时,对大东南在东南地区布局游戏业务持乐观态度的人寥寥无几。随着收购计划公布,浙江大东南集团作为大东南的控股股东,在2014年8月12日至13日间,减持了1750万股股份,这一减持量占总股本的2%。这一举措似乎预示着游戏业务最终走向失败。

通常情况下,企业进行产业跨界的举措,多是与自身业务领域紧密相连,要么是产业链的上游或下游环节,要么是相关衍生产业链,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互补。然而,大东南公司采取的这种直接跨领域并购游戏公司的做法,显然仅仅使其增加了一个子公司的数量。

数据显示,2013年,游唐网络营收达到788万元,但净利润却亏损了442万元;2014年第一季度,其营收增至1237万元,净利润则上升至833万元。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该子公司在游戏行业中的表现并不突出,其对大东南带来的利益也是有限的,这一点是可以预见的。

最终,正如外界所预料的那样,游唐网络并未实现其承诺,2014年的实际扣非净利润仅为4442万元,未能达到4500万元的目标;2015年的净利润更是只有5500万元,同样未达到预期的5850万元;尽管2016年的具体数据尚未公布,但大东南自身的业绩已经显现出严重的下滑趋势。数据显示,在2014年至2017年间,大东南的净利润依次为1158万元、1530万元,然而在2016年和2017年,公司分别出现了1.86亿元的亏损和5.68亿元的亏损。

直至2019年,大东南将游唐网络100%的股权以5750万元的价格出售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与购买时的价格相较,这一交易无疑是大东南的一次重大亏损,其高价收购行为最终演变成了公司多元化战略中的一个严重失误。

主营产品毛利率为负,新能源业务独木难支

涉足游戏行业,大东南不仅遭受了经济上的重创,而且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

2018年4月,大东南公布了2017年度的财务报告,结果显示净利润出现了5.68亿元的亏损。这一亏损情况与2016年的1.86亿元亏损叠加,使得公司连续两年净利润呈现负值,从而触发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关于退市风险警示的相关条款。此外,公司未能按照规定在2019年4月30日之前公布2018年度的年报以及2019年第一季度的报告,最终导致了大东南被实施特别处理(ST)。

2019年6月,大东南集团所持有的5.24亿股股份遭到司法拍卖,随后,诸暨市水务集团接手成为新的控股股东。新股东上任后,着力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如偿还占用资金、处理不良资产(涉及游戏业务)等,逐步协助大东南集团重返膜产品主营业务,并提升其盈利水平。

根据报告,2020年度和2021年度,大东南的净利润分别达到了1.77亿元和2.43亿元,业绩表现明显好转。然而,自2022年起,公司业绩再次遭遇低谷。这种情况可能与之前多次提及的新能源问题存在关联。

据报表显示,大东南已摒弃了繁复多样的跨行业业务,其主营业务涵盖了BOPP膜(电容膜)、BOPET膜、光学膜以及CPP膜。据悉,这些产品如BOPP膜(电容膜)、BOPET膜、光学膜等,均能在新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大东南得以与新能源产业紧密结合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当前的经营状况分析,仅有BOPP膜(电容膜)这一款产品能够为业绩提供有力支持,而其余三款产品则普遍面临着经营困境。

以2024年数据为证,大东南当年成功达到了13.25亿元的营收目标。在这一总额中,BOPP膜(电容膜)贡献了4.85亿元,BOPET膜贡献了4.03亿元,光学膜贡献了2.69亿元,而CPP膜则贡献了1.02亿元;这些营收分别占到了总营收的36.60%、30.42%、20.30%以及7.70%。

观察可知,在四大主要产品线中,BOPP膜,即电容膜,以及BOPET膜构成了大东南公司的核心产品。具体来看,2024年的数据显示,BOPP膜(电容膜)的毛利率达到了35.03%,而与之在营收规模上相差无几的BOPET膜,其毛利率却仅有区区1.15%。光学膜在营收排名第三的位置上,其毛利率更是令人咋舌,高达-14.58%,而营收最低的CPP膜虽然毛利率略高,也只有3.09%。

_“跨界玩家”大东南,上市17年成A股“反面教材”_“跨界玩家”大东南,上市17年成A股“反面教材”

毫不夸张地讲,现阶段在大东南地区,唯有BOPP膜(电容膜)能够带来盈利,而仅凭这一单一产品,大东南实在是难以应对行业需求的不断上升以及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大东南之所以能整合新能源产业,其二在于其子公司宁波万象在2023年启动了“年产1200吨新能源金属化薄膜及电容器测试中心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的全新厂房仍在施工阶段,预计今年6月将全面建成。

大东南公司的高层领导在公开活动中透露,他们致力于在三年内打造一个测试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对原材料和电容器的大数据分析,运用特制的原料和设备,实现对国际一流电容薄膜生产商的超越。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着手布局以来,尽管新能源并未像游戏那样对大东南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然而,它也并未带来丰厚的利润,未能成为公司业务体系中的又一重要支柱。

目前,大东南的总体盈利水平停留在约2000万元这一区间,这一数字甚至不及上市之初。经过17年的上市之路,对于大东南而言,只剩下“蹉跎”二字,然而,它却为行业树立了一个跨界的负面案例,时刻警示着后来者“投资需谨慎,跨界行动要格外小心”。

Copyright © 2002-2025 台州市椒江区四川从业商会 版权所有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Powered by EyouCms
电话:020-88888888 地址:台州市椒江区四川从业商会 备案号:浙ICP备2021023496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