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市场波动调整,大盘中的蓝筹股展现出较强的抗跌性,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均小幅上涨,而科技成长类股票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以及北证50指数均下跌超过1%。大约三分之二的股票价格下跌,市场总成交额进一步降至1.4万亿元,这是连续第五天成交量缩减。
在市场走势中,海洋产业、新型能源、环境检测以及水泥等行业板块表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而地面装备制造、电子元件、通讯设施以及人脑科技等领域的板块则呈现出明显的下跌趋势。
风能实时监测的数据揭示,电力设备领域吸引了约60亿元的主力资金流入,而基础化工领域则吸引了超过37亿元的净流入。此外,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农林牧渔等行业也吸引了超过20亿元的净流入。然而,电子行业却遭遇了超过84亿元的主力资金流出,计算机和非银金融领域均出现了超过30亿元的净流出,通信和国防军工行业也分别净流出超过20亿元。
对于未来的市场前景,国盛证券分析认为,目前市场正处在盈利周期低谷的估值主导时期,政策推动和科技助力仍然是全年的主要期待。在7月份的投资策略中,关税调整、利率下调、政策变动以及半年报的发布等四大因素,预计将继续影响风险偏好的波动。因此,建议投资者关注那些由上游价格上涨所支撑的贵金属、小金属,以及化工领域的硫酸和硫磺产业链等。
长城证券分析指出,目前股市尚未确立明确的发展脉络,此前因整体风险偏好降低而引发波动的诸如半导体、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科技成长板块,值得投资者特别关注;而新消费、创新药等具有成长潜力的行业,在经历短期调整后,仍展现出清晰的上升动力;此外,银行、公用事业等传统稳定板块,在风险尚未完全消散的当下,依然具备投资配置的吸引力。此外,随着半年报业绩预告的陆续公布,市场对那些业绩超出预期的个股投资机会给予了高度关注。
在市场热点领域,新能源板块整体表现强劲,其中光伏产业尤为突出,该板块指数更是达到了近三年来最高点。光伏设备、BC电池、光热发电以及钙钛矿电池等子领域均实现了显著上涨。秀强股份、大烨智能、*ST新元等股票涨幅高达20%,实现涨停;而双良节能、凯盛新能、亿晶光电、亚玛顿等股票也纷纷加入涨停行列。
香港股市中太阳能板块股价普遍大幅攀升,其中阳光能源、卡姆丹克太阳能、福莱特玻璃以及凯盛新能等公司股价均实现了超过10%的涨幅。
据上海有色网报道,为了打破“内卷”竞争的局面,国内领先的光伏玻璃生产商拟从7月份起共同减少产量30%。与此同时,一些玻璃制造商的停产计划也在逐渐增加。因此,预计国内光伏玻璃的供应量将迅速减少,从而缓解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据估计,7月份国内玻璃的产量将降至大约45吉瓦。
受该信息的鼓舞,7月2日当天,多晶硅期货的主要合约大幅上涨,开盘后持续攀升,实现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涨停,同时,工业硅的主要合约也迎来了4.79%的显著涨幅。
中信建投指出,光伏玻璃领域先前因产能无序扩张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有所降低。然而,在本次减产行动中,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凭借其规模效应、成本管控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将在减产协调与执行方面扮演关键角色。减产措施将促使行业中的低效产能加速淘汰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行业领先企业倾斜,从长远角度看,这将有助于改善行业的竞争态势。
风电行业概念股表现强劲,板块指数已连续第八个交易日攀升,达到自2015年6月以来的十年最高点。克莱特股价涨停30%,大连重工、尚纬股份、康达新材、赛伍技术等公司股价亦大幅上涨,纷纷封板。
在7月1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会议强调,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必须着力提升、优化和扩大海洋产业规模,并确保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符合规范和秩序。
中金公司预测,到2025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量预计将增至110至120吉瓦,而这一数据在去年仅为79.34吉瓦。今年,海上风电的增长势头强劲,且增长确定性较高,同时海外市场也呈现出上升态势。在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风电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其繁荣发展。
除此之外,可燃冰、能源金属、核电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子领域均呈现强劲上涨趋势,众多企业如长城电工、再升科技、雪迪龙、冰山冷热等纷纷实现批量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