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从业商会

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震荡!黄金收益率亮眼是为何?

发布时间:2025-07-03 19:02|栏目: 从业商会 |浏览次数:

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结构性动荡,然而黄金在这段时间内的表现却异常突出。自新年来,黄金价格在剧烈的波动中展现出惊人的抗跌性。1月份,纽约期金累计涨幅达到7%,创下十年来的最佳开局,紧接着价格一度攀升至3400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点,累计涨幅接近30%。4月份,金价虽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调整一度跌破了3000美元的重要关口,然而,不久之后便迅速回升,并稳定在3200美元之上。市场普遍分析指出,在无法准确预测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发展趋势,难以预估美欧地缘金融冲突的最终结果,甚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黄金已经成为了全球资本市场普遍认可的避险工具。安邦智库资深研究员指出,投资者纷纷将资金投入黄金,这一现象反映出他们所遭遇的深层困境:首先,普遍存在判断失误,难以看清未来局势,担忧和干扰因素众多,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判断变得尤为困难,因此只能选择购买避险资产,暂且规避风险。其次,美国资本市场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是否还能继续上涨,这一点令人存疑。

目前,贸易、货币及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对投资者的决策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贸易领域,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无常变动,以及他国所采取的反制措施,共同引发了市场的剧烈震荡,使得投资者在难以预测政策走向的情况下,难以对资产价格走势作出精准判断。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戴蒙发出警告,指出关税问题已迫使企业搁置投资计划,经济不确定性进入加剧的第二阶段,进一步加深了对经济前景的悲观看法。在货币政策领域,美联储与特朗普政府在降息问题上的分歧已引发债券市场的动荡,使得海外投资者在依赖美债的传统避险策略中遭遇了超出预期的风险。日本农林中央金库因对美国利率走势的误判而遭受了高达1.8万亿日元的巨额损失,这一事件突显了在政策分歧背景下,长期投资者所面临的决策难题。在财政风险领域,美国债务的膨胀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纷纷表示,他们不会增加任何超长期美国国债的持仓,同时警告美国政府,如果不着手削减财政赤字,可能会触发所谓的“债券卫士”行动。尤为关键的是,鉴于对美国财政状况恶化趋势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的担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于5月16日将美国的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的Aaa下调至Aa1,这进一步凸显了投资者对美元资产进行重新评估的迫切需求。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局势中,由于干扰因素众多,投资者普遍难以洞察市场未来的走向,因此普遍承受着找不到合适投资渠道的压力。在这种压力驱使下,众多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黄金,这一行为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的投资策略:既然无法准确预知未来,那么不如先购入避险资产,以静观其变。尤其是当以美国债券为代表的传统避险资产价格遭遇剧烈波动之际,黄金等贵金属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抵御不确定性的最后一道屏障。高盛对于2026年金价可能攀升至4000美元的预测,恰好揭示了市场对于这种“看不清时选择避让”的心态将持续一段时间的普遍预期。

与此同时,美股当前的市值已达到历史最高点,这引发了投资者对美国资产未来增值潜力的担忧。据美国银行在2025年2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高达89%的基金经理认为美股估值偏高,这一比例自2001年4月以来未曾有如此之高。罗森伯格研究公司进一步指出,标普500指数的席勒市盈率已达到38.1倍,这一数值几乎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水平相当。此外,美联储的官员们发出警示,指出美国股市的风险溢价正逼近历史最低点,市场对经济数据的反应或情绪的波动尤其敏感。与此同时,那些推动标普500指数攀升的大型科技公司股价,正与它们的潜在盈利增长出现不一致。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显示,“科技七巨头”包括英伟达、苹果、Meta等,预计到2025年的盈利增长率将下降至18%,这一数字远低于2024年预期的34%。在“高价位与低增长”的搭配影响下,投资者对于美国股市的投资兴趣显著减少。

黄金成为地缘金融战争的“缓冲区”__黄金成为地缘金融战争的“缓冲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金融市场正面临传统股票与债券“跷跷板效应”的破裂。这种结构性的转变直接促使资金大规模流向黄金市场。

长期以来,美股与美债之间的负相关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天然的对冲手段。股市下跌时,债券往往因避险需求而上涨;反之,当股市上涨,债券市场则可能呈现下跌趋势。但到了2025年初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慕尼黑会议之后,这种负相关性似乎开始出现了一些松动的迹象。在接下来的数月里,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迅猛攀升至4.791%,创下了14个月来的最高点,与此同时,标普500指数持续走低,美元指数亦不断下滑,三者共同构成了股市、债市和汇市三重打击的罕见现象。安邦智库将这种极端的惨烈状况,称作是欧美之间爆发的一场地缘金融冲突。欧洲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相关资产,连以贝莱德CEO拉里·芬克为首的美国华尔街投资者也公开表示正在减少持有美国国债,并开始调整投资组合,转向欧洲资产。紧接着,穆迪下调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这一举措更是削弱了美债作为避险工具的吸引力。

在估值泡沫、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政策不确定性的多重压力下,投资者与各国央行开始从传统的避险资产中撤资,转而将无主权风险的黄金视为新的避险选择。具体来看,美国黄金储备在半年内猛增35%,达到了2300万盎司;SPDR黄金ETF结束了长达两年半的净流出状态,转为增持;而中国黄金ETF的持仓量同比激增4倍。欧洲央行的最新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各国的央行黄金储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近196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创下的3.8万吨的最高点。该报告还提到,黄金在官方储备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20%,这一比例使得黄金首次超过了欧元,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这种央行储备结构的转变,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尤为显著。中国央行已连续七个月增加黄金持有量,累计增持数量达到了103万盎司,约合32吨;而印度央行在四年时间里,其黄金储备占比更是实现了翻倍,从5.87%攀升至11.70%。这些举措不仅是对全球化逆流中特定主权资产风险的规避,更是主动对“储备安全边界”进行重新界定的表现。

未来黄金价格的走势与资本市场何时能明确投资趋向紧密相连,然而这一演变或许将经历更长时期的较量与调整。目前黄金市场的强劲势头,实际上揭示了全球资本在政策迷雾和地缘政治冲突中的普遍困惑。随着传统资产定价的基准因政策分歧而失去效力,黄金作为“无主权风险”的终极避险手段,其金融特性已从边缘角色转变为系统性的对冲选择。在全球不确定性持续加剧的当下,黄金仍将扮演着地缘金融冲突中的“缓冲地带”角色:它不仅是各国央行在重塑储备安全方面的关键战略资产,还是资本在认知模糊时期的暂时避风港。然而,必须强调的是,黄金的避险价值终将随着资本市场明确投资趋向而逐渐减弱。不过,目前看来,我们距离这一终点尚有一段距离。(来源:安邦咨询)

Copyright © 2002-2025 台州市椒江区四川从业商会 版权所有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Powered by EyouCms
电话:020-88888888 地址:台州市椒江区四川从业商会 备案号:浙ICP备2021023496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