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公司,作为一家云服务提供商,正式对外宣布达成了一项重要的云服务合同,这一消息的发布对公司的股价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
6月30日,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中提到,自6月1日起的2026财年,公司业绩呈现出强劲势头;云业务领域持续迅猛发展,其多云数据库的收入增长率超过100%。我们签订了数份规模庞大的云计算服务合同,其中有一份合同预计自2028财年起,将为公司带来超过300亿美元的年度收入。
甲骨文的年收入已达到30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其云基础设施(IaaS)业务目前的规模,该业务在2025财年的收入为103亿美元,并且实现了51%的同比增长。然而,关于这一重要协议,文件并未透露客户信息或合同期限等具体细节。甲骨文强调,这些新签订的协议不会对2026财年的业绩预测造成影响。
6月30日当天,该消息的推动下,甲骨文(NYSE: ORCL)的股价在盘前交易中涨幅超过7%,开盘后更是瞬间冲破8%,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当日整体涨幅达到3.99%,最终以每股218.63美元的价格收盘,总市值高达6140.95亿美元。
关于这位身份成谜的客户,部分业界人士猜测,其可能与在美国推进AI基础设施建设的“星际之门”计划有所关联。今年初,日本软银集团、OpenAI以及甲骨文公司共同宣布,计划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旨在美国打造助力AI技术发展的基础设施。据相关资料显示,该项目的启动资金高达1000亿美元,且规划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增加到5000亿美元,此举预计将为美国带来约1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在此之前,甲骨文并未就“星际之门”项目签订任何协议。在今年的3月财报电话会议中,甲骨文的创始人兼主席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对此予以了确认。然而,他接着指出,公司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与该数据中心项目达成一份规模较大的首份合同。
除了所谓的“星际之门”之外,那位神秘客户的背后或许还有其他人物的身影。在今年的6月份,甲骨文公司对外发布了超出市场预期的2025财年第四财季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其营收额高达1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在电话会议中,埃里森透露,公司成功吸引了一位需求量极大的新客户。
埃里森透露,近期我们接到一份订单,客户明确提出希望获得公司所有产能,不论其位于何地,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他们都需要我们全部的生产能力。这样的订单在我们历史上前所未有。为此,公司不得不对库存进行调整,并竭尽全力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在电话会议中,埃里森还提到,甲骨文与Temu完成了一笔“巨额交易”。
在云计算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技术需求的驱动下,甲骨文的股价自今年起涨幅已超过33%。公司近期宣布了一系列关键的云业务发展计划,其中包括“星际之门”项目。此外,甲骨文还与IBM深化了合作关系,将IBM的顶尖AI产品Watsonx平台成功引入到自己的云基础设施服务中,即甲骨文云基础设施(OCI)。
近期,甲骨文吸引了众多分析师的关注,他们纷纷提升对该公司的评级并聚焦其战略布局。美国投资银行Stifel将甲骨文的股价评级由“持有”提升至“买入”,这一决定基于对甲骨文在云基础设施及SaaS(软件运营服务)领域增长潜力的看好。据预测,甲骨文在2026财年的收入增幅将达16%,而在2027财年,这一数字有望攀升至20%。
美国券商Guggenheim将甲骨文的目标股价提升至250美元,同时保持“买入”评级,其依据是对甲骨文的运营利润增长持积极态度,并对云服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与此同时,投行Jefferies也跟进了这一动作,将目标股价上调至220美元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并着重指出甲骨文在AI基础设施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