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于6月30日发布报道,记者吴旭光指出,当天晚上,共有五家企业的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得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接纳处理。
具体来说,涉及的五家公司分别是:北京摩尔线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摩尔线程”;北京有研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有研复材”;上海沐曦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沐曦股份”;南京的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沁恒微”;以及杭州的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易加增材”。
摩尔线程、有研复材、易加增材这三家公司的推荐机构都是中信证券,而另外两家公司的推荐机构则是华泰联合证券;观察这些企业拟筹集的资金规模,总计达到了150亿元;在这些获得受理的企业中,摩尔线程的拟筹集资金最多,达到了80亿元。
上海证券交易所声明,在监管部门的引领下,该所持续致力于打造更贴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金融服务架构,旨在提升制度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单日5家公司科创板IPO获受理
招股说明书透露,摩尔线程专注于GPU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业务。自2020年创立以来,公司始终以自主开发的全功能GPU作为核心,致力于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解决方案。
本次上市,摩尔线程计划筹集大约80亿元人民币,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摩尔线程新一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AI训练与推理一体化芯片的研发、新一代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芯片的研发、新一代自主知识产权的AI SoC芯片的研发,以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在关键财务指标上,从2022年到2024年,该企业的年营收增速呈现出连续两年复合增长,其增长比率达到了208.44%。
根据市场三方数据的统计结果,截至目前,摩尔线程公司成为科创板今年受理的最大规模首次公开募股项目,并且也是沪深北交易所今年受理的第二大首次公开募股项目。
沐曦股份计划筹集资金39.04亿元。公司专注于自主开发高端GPU芯片及计算系统,主要业务涵盖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通用计算以及图形渲染等领域的全栈GPU产品的研发、设计及销售,同时提供相应的软件栈和计算平台支持。
沐曦股份在2022年至2024年间的营业收入,实现了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74.52%。
有研复材专注于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以及有色金属特种成形加工技术的研发,并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其产品线涵盖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品、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电工电子、3C等多个领域。目前,有研复材计划募集9.00亿元人民币资金,而中信证券则担任其保荐机构。
易加增材,这家企业专注于工业级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在此次上市计划中,公司计划募集大约12.05亿元的资本,在扣除发行费用后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北京易加三维金属3D打印的扩产项目,以及杭州增材制造设备的产业化项目等。
沁恒微是这五家公司中成立时间最长的,其成立于2004年,至今已经历了21个春秋;而摩尔线程、沐曦股份、有研复材和易加增材则分别于2020年、2020年、2019年和2015年宣告成立。
根据《科创板日报》的数据,自今年6月份起,包括优迅股份、上海超导在内的17家企业,其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已获得受理。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陆续获受理
2024年6月,证监会颁布了《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其中明确指出,需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企业的精准识别体系,并鼓励那些具有潜力的、尚未盈利的科技企业能够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观察上述五家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企业的业绩情况,可以发现摩尔线程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的业绩持续呈现亏损状态。
在报告期内,摩尔线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08.83万元、1.24亿元以及4.38亿元;与此同时,其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8.4亿元、-16.73亿元和-14.92亿元。
在冲击科创板上市的过程中,摩尔线程在报告期内持续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比例。据招股书披露,从2022年到2024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依次为2422.51%、1076.31%以及309.88%。
摩尔线程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二项条款规定,其上市条件包括:预估市值需达到15亿元人民币以上,过去一年的营业收入需达到2亿元人民币或以上,并且过去三年的研发投入总额与同期营业收入总额的比值不得低于15%。
在2022年至2025年3月期间,沐曦股份的净利润依次为-77,696.52万元、-87,115.82万元、-140,887.94万元以及-23,251.22万元,公司至今未实现盈利。
沐曦股份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决定采纳《上市规则》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项所规定的第四套上市条件,即“第四条:预计市值需达到三十亿元以上,并且过去一年的营业收入不得低于三亿元”。
自“科创板八条”颁布之后,上海超硅、西安奕材等众多尚未盈利的企业,其科创板IPO申请已接连得到上交所的接受。此次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的IPO申请同样获得受理,进一步彰显了资本市场全面接纳具有创新性、实体经济的“硬科技”企业的坚定态度。
沁恒微在各个报告期均取得了盈利,从2022年到2024年,公司年度的归属净利润分别达到了约5910.41万元、7239.67万元以及10399.18万元;同期,易加增材的净利润分别为2892.60万元、6858.15万元和9881.34万元。
此外,研复材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830.55万元、5387.87万元以及6554.78万元。
沁恒微、易加增材、有研复材均决定采纳《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项的上市条件,这一条件具体为:“预估市值需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过去两年的净利润均为正值,累计净利润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或者预估市值同样需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但需满足过去一年的净利润为正,同时营业收入不得低于1亿元人民币。”
南开金融发展研究院的院长田利辉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摩尔线程等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已得到上交所的接纳,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新兴生产力的制度接纳度,它准许那些尚未盈利但拥有巨大成长潜力的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从更深层次分析,这一举措有望促使我国资本市场在估值方面,将关注点从盈利能力转向企业成长潜力。这将有助于优质创新型企业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同时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互利共赢。田利辉进一步阐述道。
(科创板日报记者 吴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