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重要发文

2025年过半,银行业上半年被罚多少钱?严监管趋势为何不减

发布时间:2025-07-06 00:00|栏目: 重要发文 |浏览次数:

2025年过半,银行业上半年被罚多少钱?

7月3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公布了多份银行违规处罚通知,罚款总额超过百万。经过《国际金融报》记者对相关处罚信息的梳理,上半年银行业所收到的罚单数量和罚款总额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在这些罚单中,农村商业银行在数量和金额上均位居第一。然而,针对信贷违规行为的罚单数量却显著减少。

专家表示,这种调整并非意味着对银行监管力度有所减弱,实际上它反映了精准治理取得的积极成果。总体来看,银行业监管目前正保持高压状态,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迅猛进步,银行在反洗钱、反欺诈、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正面临新的挑战,因此,银行还需持续加强自身的安全防御体系。

上半年收1209张罚单

2025年已进入下半程,银行业严监管趋势不减。

7月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属的曲靖金融监管分局与昭通金融监管分局各自公布了两项行政处罚公告,涉及建设银行曲靖市分行、云南水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富滇银行昭通镇雄支行这三家金融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员,他们均被下达了处罚决定书。

公告显示,三家机构的主要违规问题集中在信贷领域。具体来看,云南水富农村商业银行因贷款审查不力、董事未获任职资格却实际履职等四项违规行为,被处以120万元罚款。同时,建设银行曲靖市分行因贷款管理疏忽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以及富滇银行昭通镇雄支行因贷款管理不周,分别被罚款60万元和30万元。

《国际金融报》记者经过对上半年的银行业罚单进行整理,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六个月银行收到的罚单数量及总罚款金额均有所减少。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以公开的日期为基准,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共接到1209份罚单,罚款总额约为7.3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398份罚单和8.63亿元的罚款相比,降幅明显。

就各个机构而言,农村商业银行所受的罚款通知单数量及罚款总额均居首位,总计达到359张罚单,罚款及没收金额累计达2.27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上半年共接到350张罚单,罚款及没收金额为1.77亿元。观察罚款金额的规模,上半年公开的千万级罚单共有6张,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上升;而百万级罚单则有141张,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5张。

在上半年,央行向农业银行开出了一张金额最高的罚单。根据央行官网于1月27日发布的处罚公告,农业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则、违反清算管理规则等共计12项违规行为,被处以警告,同时没收非法所得487.59万元,并处以罚款4672.94万元。

银行业违法违规行为_2019银行违规处罚案例_

苏筱芮,素喜智研的高级研究员,指出今年上半年的罚款数量和金额均有所下降,这一现象反映出银行机构正根据当前的监管环境,持续优化其内部控制和合规性管理。然而,千万级罚款的增多也揭示了部分银行机构存在较为严重的积弊和较多问题,甚至有机构反复违规,形成了“累犯”模式,这无疑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

邵辉,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的助理教授,指出,在今年上半年,虽然银行监管的罚单数量有所减少,但监管的焦点却更加明确。总体而言,监管并未采取全面撒网的方式,而是变得更加精确和有针对性。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银行之间的处罚金额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受到的罚款高达2.2亿元,而国有大型银行则被罚款1.7亿元。这两类银行合计所占的罚款总额比例达到了53%,这反映出监管机构正有针对性地“聚焦重点”。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域地区深耕细作,其业务结构复杂,管理层面相对较为薄弱,因此接到的罚单数量较多,罚款金额也较大,这迫使它们必须加强合规性建设;而国有大型银行面临的罚单金额更为严厉,千万级罚单数量显著上升,这警示它们必须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避免出现“大而不能倒”的局面。“邵辉进一步阐述道,‘从总体上看,监管策略已经从过去的‘一视同仁’罚款转变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处罚’,既要保障民众的财产安全,又要确保银行的稳健发展。”这种精准监管既帮银行改毛病,也让市场更放心。”

信贷违规占比下降

就处罚的具体原因而言,正如最近公开的三份处罚决定所显示,信贷业务仍旧是银行业遭受处罚的“重灾区”。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今年信贷类罚单的比例显著下降。记者经过检索和统计发现,上半年因信贷违规而开具的罚单总数为448张,这一数字大约占据了罚单总数的37%。而在去年同期,涉及信贷问题的罚单数量达到了714张,这一数字超过了罚单总数的一半。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违规行为主要包括贷款“三查”执行不力、贷款管理不够谨慎以及虚报存贷款规模等问题。

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在信贷违规方面的处罚通知比例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但这并非监管力度减弱的表现,反而显示了针对性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果。邵辉向记者坦诚表示,去年信贷违规的处罚通知中,超过一半的比例揭示了银行在粗放式扩张阶段,过分注重规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的固有弊端。今年,农商行尽管罚没金额达到2.2亿元仍位居榜首,然而,信贷类罚单的比重显著增加。这一现象反映出,在监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县域内的金融机构正逐步改变以往‘偏好大客户、追求规模扩张’的固有模式。

记者观察到,在上半年发布的处罚通知中,超过50份涉及数据安全及治理不当的违规行为被记录在案。以6月17日央行公布的一则处罚为例,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因未严格执行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相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五项违规,最终被处以116万元的罚款。同时,还有其他银行因信贷数据造假等类似问题,同样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在国有大型银行收到的1.7亿元罚款中,千万级罚款主要涉及理财业务和数据造假等新兴领域,这表明监管的焦点已从单纯的信贷问题转向了对整个业务链条的全面审查。邵辉在举例说明时指出,这种监管策略的转变,其核心是从解决表面问题向深入治理根本问题的提升——监管不再仅仅关注贷款的规模,而是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惩处信贷违规的源头问题(例如数据造假、内部控制失效等)来彻底消除风险隐患。这体现了监管层在“精确拆弹”策略上的智慧:一方面,坚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基本底线;另一方面,积极促进银行业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总体来说,银行业监管目前依然保持着严格的监管环境。苏筱芮在总结时提出,鉴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迅猛进步,反洗钱、反欺诈以及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正遭遇一系列新的形势和挑战。银行机构有必要密切关注新型技术的发展动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加大投入,持续加强自身的安全防御体系。

Copyright © 2002-2025 台州市椒江区四川从业商会 版权所有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Powered by EyouCms
电话:020-88888888 地址:台州市椒江区四川从业商会 备案号:浙ICP备2021023496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