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4日发布消息,近期港股市场整体呈现下跌趋势,然而,内银股板块却展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
发稿之时,郑州银行(06196.HK)、民生银行(01988.HK)等众多银行类股票涨幅超过3%,并刷新了近期最高价。与此同时,工商银行(01398.HK)和农业银行(01288.HK)在达到阶段性高点后,依然保持强劲走势,尤其是建设银行(00939.HK)更是成功突破历史最高点。
华创证券研究称,在增量资金持续流入下,银行股表现强势。
依据对规模ETF的净流入量进行估算,自2024年起,流向银行股票的资金累计已高达1043.5亿元,这一数额占据了目前银行股自由流通市值的三成二。
除此之外,以保险资金为主导的中长期投资资金不断涌入市场,为股市注入了新的资金活力;同时,银行业绩优良,市值庞大,盈利能力和分红表现稳定,且股息率较高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这些优势使得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据相关数据表明,至6月20日止,自2025年起,保险资金参与举牌的次数累计已增至19回,这一数字接近了去年全年的举牌总数。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银行股自今年起已经连续攀升了一段时间,然而保险资金对于这类股票的热情并未有所减退,反而近期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增仓和增持活动。
根据香港交易所的公告,在6月27日至6月30日期间,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对郑州银行进行了总计3900万股的增持,这笔交易的金额大约为4645.8万港元。
6月24日,平安人寿对外发布消息,透露近期已对招商银行H股进行了增持,增持数量达到629.55万股。增持完成后,平安人寿在招商银行H股中的持股比例成功攀升至15%以上。
针对此情况,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表达了对银行股票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乐观态度,并指出H股的表现优于A股。
中金分析指出,目前保险负债的成本相较于众多金融资产的收益来说依然偏高,这促使以银行为首的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有所增加。相较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在投资港股时能够免缴股息税,因此H股银行相较于A股银行在股息方面更具吸引力。
根据国盛证券的监测数据,到了6月20日,南向资金在当年对港股市场的净流入量已经超过了7000亿元大关。在这些资金中,仅港股银行的净流入量就高达1365亿元,这一比例接近20%,表明其已成为资金重点配置的领域。具体到个股增持的金额上,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均位列前茅。
国盛证券指出,近期政策持续支持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在这种形势下,银行板块展现出业绩稳固、分红丰厚、流动性强的特点,自今年起便受到险资的广泛关注。若从横向对比角度分析,以2024年分红为基准,银行板块的股息率达到了4.19%,在所有行业中位居第三。
(财联社 冯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