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2日报道,今日市场整体走势不佳,但深海科技板块却表现强劲。具体来看,东方海洋股价实现一字涨停,天海防务股价上涨超过6%,中国海防涨幅超过4%,而中船防务、中国动力等公司也纷纷迎来上涨。
在消息层面,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必须强化整体规划,增强政策扶持的广度和深度,并积极倡导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身于海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之中。
事实上,自2025年起,“深海科技”这一概念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各地政府纷纷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并着手规划相关科技领域的发展。
(深海科技近期政策相关梳理,截止日期:2025.7.2)
面对这个规模达万亿的市场,众多参与者纷纷涌入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争相分得一杯羹。据企查查数据揭示,我国涉及深海科技的企业登记数量逐年攀升,到2025年,相关企业注册数已突破万家。目前,我国共有深海科技相关企业17万家,其中,成立时间不超过三年的企业占比高达57.9%。在行业分布上,超过三分之一的深海科技企业隶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许多上市公司已公布信息,指出它们正努力开展战略部署,致力于深海技术的积累和相关战略规划,这些涉及领域包括深海资源的开采、深海智能化设备以及深海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上市公司对深海科技领域的战略部署已进行详细梳理,相关资料截止至2025年7月2日。
麦哲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海洋经济的总规模预计将超过13万亿元。在这一总规模中,与深海科技相关的产业预计将占据超过四分之一的比例,其显著增长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天风证券指出,当前政策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协同进步,通过建立多层次的产业架构、加强科技创新与区域间的合作,不断向更广阔的深海领域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迈进。在这一战略框架中,深海科技作为海洋强国的关键象征,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其产业链主要涉及深海材料的研发、深海装备的制造以及深海数智化应用的三大核心领域。
招商证券指出,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海科技"被首次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报告明确要求促进其安全与健康发展,并致力于培育海洋领域的新型生产力。这一举措标志着深海科技将与“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并驾齐驱,共同构成我国新兴战略方向的重要领域。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深海科技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加快,预计未来将构建起完善的产业链条。在此背景下,深海装备制造业、深海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以及深海生物医药等多个细分海洋经济领域,投资潜力日益显现。
东吴证券指出,需着眼于深海科技产业链的上下游关联,特别推荐关注海洋通用设备、资源开采与装备制造这三个领域。海洋通用设备对于深海开发至关重要,其业绩在短期内具有确定性;在资源开采领域,核心资源的强烈需求和战略紧迫性使得每股收益迅速实现;而在深海装备制造领域,随着长期深海开发、深海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攻防装备需求的增长,其长期估值有望得到提升。
(财联社 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