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银行的股价连续大幅上涨,实则缺乏扎实的基本面作为支撑。这种情形的唯一合理解释,恐怕是在资金炒作的影响下,股价被人为地推高了。
02 资金抱团盛宴
回顾过去,我国A股银行业在2023年末迎来了牛市。至于为何选择这个时点,原因何在?
在这个时期,“国家队”开始全力稳定市场,并逐步促使其他主要资金加入,形成紧密的合作态势。
2024年伊始,A股市场表现惨淡,投资者信心普遍低迷,众多企业股价跌至历史低位。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队果断向市场传递信息,通过增持银行股或ETF产品,旨在稳定股市波动。
事后公开资料显示,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期间,中央汇金对工商银行增资2.87亿股,对农业银行增资4.01亿股,对中国银行增资3.3亿股,对建设银行增资0.71亿股。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中央汇金公开宣布对四大银行增持股份,是在2015年8月,当时A股市场正陷入“股灾”的恐慌情绪之中。
2024年年底,国家队所持有的A股ETF总额超过1万亿人民币,这一数字相较于2023年增长了近800%,其市场份额超过了市场总规模的三分之一。在这些ETF中,以宽基指数为主,尤其是沪深300指数,它们通过引领公募产品的头部效应来稳定市场,已经具备了类似平准基金的性质。
在强大的吸引力推动下,从2024年起,各类资金,包括散户资金,纷纷大规模涌入ETF基金。到了2024年年底,全市场的ETF总规模已飙升至3.7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了1.72万亿元。此外,其他类型的资金主体也累计投入超过8000亿元,其规模同样十分可观。
在ETF领域,沪深300、上证50等宽基类指数基金占据了主要份额,其中,银行类基金所占权重最高。随着被动资金的持续流入,银行板块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
除此之外,自2025年起,受到公募主动型资金在银行领域盈利效应的吸引以及公募新规的推动,这些资金增加了对银行股票的持仓比例。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颁布了《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规定对于那些管理期限超过三年的基金产品,若其业绩未达到业绩比较基准且差距超过10%,相关基金经理的绩效薪酬需显著降低。
基金经理们通常以沪深300为业绩比较基准,紧随其后的是A800。为了确保自身薪酬不受影响,他们倾向于促使更多公募基金向所跟踪的指数靠拢石家庄市神兴小学,这是因为历年中多数公募基金的表现均不及沪深300。
沪深300指数内,金融板块的占比超过了25%,其中银行板块占据了大约15%,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一级行业。此外,金融板块一直是公募基金配置较低的领域,这也使得该板块出现了明显的补仓或调整仓位的现象。
新规出台之后,中证银行指数大幅攀升,涨幅超过10%,并且持续上涨,接连突破2015年、2018年以及2021年的阶段性最高点,不断逼近2007年牛市的高峰。在此期间,沪深300中权重最高的兴业银行涨幅更是超过17%,实现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总体而言,2024年国家队积极行动,2025年公募基金也加入力量,两者合力推动了银行板块在基本面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持续走出了超过一年半的牛市走势。
自然,这些资金投入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了银行业,其背后亦蕴含着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到了2024年的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指出,2025年必须确保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稳定。今年股市经历了几次显著下跌,尤其是1月和4月,每当此时,“国家队”便迅速采取行动,通过ETF手段注入充沛流动性,成功稳固了股市根基,并促成了各资金方的一致认同——有强大力量在背后支撑,无需担忧。
只要这种预期依然存在,并且它作为其他资金参与者的关键指引,那么银行间的激烈联合行为恐怕难以迅速平息。
03 持续“抱”下去?
6月27日,银行股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大幅下跌,这现象似乎表明,一些公募基金在二季度结束前,纷纷对银行股进行了集中的仓位调整,目的在于确保其投资策略与既定目标相吻合。然而,随着6月30日的到来,由于持仓信息的透明度不足,这些基金或许又重新开始集体关注银行股。
但银行抱团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吗?
显然不太具备这样的能力。这是因为基础情况一直在恶化,按照常理,其估值应当更低。然而,股价却逆势大幅上涨,这导致其估值迅速上升。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即估值出现泡沫化的临界点。
目前,中证银行指数的市净率仅为0.71。在此之中,招商银行、杭州银行和成都银行的市净率均超过1倍。考虑到它们的业绩表现,这样的估值算是略微偏高,但还算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之前,市场对银行普遍存在偏见,导致其估值长期偏离了合理水平。然而,这种估值尚未达到泡沫化的临界点。
从资金状况的逻辑分析和估值维度来考量,银行股价的持续上涨态势或许尚未走到尽头,然而其未来上涨的潜力将逐渐缩减,投资者不应过度沉迷于牛市氛围中难以自拔,因为当前市场估值主要依赖资金推动。
在这种形势下,一个更优的选择可能是筛选出那些仍具有业绩增长潜力、坏账准备金充足且坏账比率较低的城商行。
这些城市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收益与地区经济水平相契合,其增长速度通常要超过国有四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此外,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在转型升级方面步伐较慢,未来有望受益于零售业务占比的增加这一趋势。这些正是股份制银行和四大行之前所经历的路径。
同时,我们还需避免涉足那些经营状况相对不佳的中小型银行,这些银行在市场上的估值处于最低水平,例如贵阳银行、郑州银行、民生银行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州银行在过去的四年里,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持续下降,并且自2020年起便停止了分红,成为了A股市场上唯一一家连续四年未进行分红的“铁公鸡”。
郑州银行的股价同样表现不佳,较之2018年上市之初已大幅下跌超过六成。即便是在银行板块屡次刷新历史最高点的时候,其股价的涨幅也明显落后于其他主要银行。这表明市场并非盲目上涨,其定价依然是有依据的。
总体上,A股银行业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估值逆势调整之后,预计将步入充满激烈竞争的博弈时期,届时分歧与波动将更为剧烈,因此下调对回报率的预期显得更为合理。
本篇内容依据公开发布的资料整理而成,目的仅限于信息分享,并不提供任何投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