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麦被骂惨了。
由于6月29日大麦在销售鹿晗西安演唱会门票时遭遇了故障,导致众多消费者未能成功购得门票。而在此之后,大麦所实施的道歉与补偿措施,却引发了更多用户的强烈不满。
尽管大麦可能并不介意,因为多年来用户对其的批评声始终未曾停歇,但人们依然不得不借助它来抢购票务。
在一片指责声中,大麦的财务报告同样表现出色,2025财年的总收入高达20.6亿元,其部门业绩(相当于经营利润)更是攀升至12.3亿元,成为阿里影业中盈利能力最强的部分。
演唱会卖票现Bug,大麦致歉
6月29日,这一天本应是鹿晗在西安举办的演唱会门票公开发售的日子,按照计划,18:07是优先购票的时间段,而19:07则是普通观众抢购门票的时刻。
众多用户注意到,当时间指向19:07时,大麦平台依然仅对特定用户开放优先购票通道;普通用户在尝试点击购票按钮时,屏幕上冷冰冰地弹出“无抢票特权”的提示信息。
一些用户并未打算在西安站的活动中利用他们的优先购票权,却不幸遭遇了系统漏洞,导致他们不得不浪费了这一宝贵的特权机会(每个账户仅有一次使用机会),此举对他们后续参与其他场次抢票的权益产生了不利影响。
截至目前,大麦APP上显示,鹿晗在西安的演唱会吸引了高达85.7万人的关注,门票价格区间从377元至2377元不等。而7月11日和7月13日的场次,系统均显示已售罄。
在深夜时分,大麦通过微博向公众表达了歉意,同时实施了包括退票退款、发放折扣券以及保留购票优先权在内的多项补偿措施。
这并未平息部分用户的怒火。他们中的一些人,比如,原本在当天成功抢到了票,却遭遇了强制退票的困境,而第二天那些未能抢到票的用户,同样感到愤慨。
心已经彻底绝望,朋友圈里已经表达了,饭局也已经请过,回到酒店却发现车票不见了,今天在火车上拼命抢票的我,简直成了个笑柄。特意挑选的抢票日期之后返回西安的车票,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接下来的事情也不想再关注了,就这样吧,即便有补偿也轮不到我头上。身心俱疲,是同事和朋友帮忙抢的票,甚至还搭上了一个礼物。
小红书某用户,展示其相隔不久的抢票成功短信与退票短信
此外,那些已经预订了机票和酒店的顾客,他们不禁要问:“为何消费者需要承担平台的问题,而退票时的手续费又该由谁来支付呢?”
此外,有网民对大麦与黄牛的联手表示怀疑,原因在于黄牛似乎掌握了开票的具体时间。这位网民还通过网络向大麦发出质问,“这种不正当竞争,黄牛恶意炒价,全都是因为你没有采取行动导致的,你明白吗?”
“人红是非多”?大麦频陷舆论风波
都说人红是非多,但像大麦这样风波不断的,也是属实少见。
2024年5月,一位年轻女孩购得了周杰伦的演唱会门票,不幸的是,她却突然离世。哥哥怀着对妹妹的深切怀念,希望代她完成这场音乐盛宴,于是向大麦网提出了更换观演人的请求。尽管哥哥按照规定提交了死亡证明和销户证明,但大麦网依然以必须由妹妹本人到场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
今年五月,世界乒乓球联合会公布马龙将不参加2024年的WTT重庆冠军赛。随后,不少已购买门票的球迷对此表示不满,指出WTT官方在关闭大麦平台的退票渠道之后,才发布了马龙的退赛信息,导致他们的退票请求遭到大麦的拒绝。
有球迷指出,在赛事宣传中,文案和海报将马龙定位为关键参赛者,而在退票窗口关闭之后,才公布马龙退赛的消息,这显然是一种对消费者进行主观误导的行为。
在孙燕姿、陈奕迅等众多明星的演唱会现场,每当主办方在感谢环节提及“大麦”平台,歌迷们便会齐声高喊“倒闭”,这一幕几乎已经成为了固定的环节。
有朋友向小编透露,他曾在抢购大麦演唱会门票时成功竞得一位歌手的票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但那是在门票刚一开售便告售罄的时刻。历经艰辛,终于等到一张退回的票,然而到达现场时,却发现许多座位空着,不禁让人疑惑自己抢票的初衷究竟有何价值。
与此同时,尽管大麦平台确实推出了旨在保护用户权益的举措,比如实施了严格的实名制购票制度,观众必须实名购票,并在入场时出示购票时所填写的个人证件,方可通过身份验证。
这情形似乎将黄牛逼入了绝境,剥夺了他们可能的活动余地,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少地区却为黄牛留下了可乘之机。
7月1日,易简财经注意到,在二级票务平台票牛上,鹿晗西安站的演唱会门票价格竟高达5280元,这一价格远超大麦官网的最高票价2377元,几乎翻了一番。
业内专家指出,票牛系国内知名黄牛交易渠道之一,然而,为了消除外界对其黄牛身份的误解,该平台特意声明不从事票务销售,所有票务均由平台入驻商家提供。然而,消费者对此类商家究竟是谁、具体名称为何,却一无所知。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些正规的一级票务平台如大麦和猫眼竟然无法提供选座服务,而你却能在二级票务平台上轻松完成。一场演唱会中,黄牛票的数量和具体位置,竟然如此清晰可见。
2025财年分部业绩达12亿元
成阿里影业最赚钱板块
尽管风波不断,受益于演出市场回暖,大麦的财报成绩却很亮眼。
依据阿里影业在2025财年的业绩报告,截止至本年3月31日,公司已实现营业收入达到6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此外,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A)已连续五年保持盈利状态,盈利额为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61%。
在大麦分部,仅收入一项便高达20.6亿元,其业绩更是达到了12.3亿元,这一比例在17.09亿的总经营利润中占据了72%的份额,成为阿里影业当前四大主营业务中盈利最为丰厚的一环。
大麦平台的数据揭示,在2025财年,其“想看”功能吸引了3.16亿人次用户,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9%。与此同时,“许愿”演唱会城市功能也吸引了1.5亿人次用户。这两个产品共同发力,有效提升了平台演唱会类目的受欢迎程度,使其热度不断上升。
6月9日,阿里影业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即将正式更名为大麦娱乐,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大麦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自阿里影业更名为大麦娱乐以来,其新推出的客户端亦将进行相应的调整,将电影、票务等业务融合至单一应用中,涵盖电影、演唱会、音乐节、话剧、脱口秀、展览、体育、演艺旅游等超过40个不同的细分领域。
结语
难以购得门票、退票手续繁琐、抢票平台频繁崩溃、黄牛猖獗......这些现象似乎已经成为了演唱会现场不可或缺的“传统剧目”。
在这出大戏中,似乎屡遭损失的是粉丝的荷包,而最终笑得最开心的一直是那些平台。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确保用户购票权益得到公平对待并维护演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或许是大麦网乃至整个演出市场能否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且路程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