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Wind数据揭示,A股的三大主要指数在今日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走势。沪指在交易过程中,与3500点的关键点位仅差咫尺之遥。最终,沪指的涨幅为0.32%,而深证成指下跌了0.25%,创业板指则下跌了0.36%。当天,沪深两市的总成交额达到了14286亿元,较前一天增加了1188亿元。
涨幅方面,游戏、银行相关ETF领涨
具体分析,游戏类ETF产品如516010、516770以及159869表现出色,位居涨幅前列;而银行类ETF产品中,易方达的516310、159887、南方的512700、天弘的515290以及龙头512820,以及指数基金516210和指数512730,同样表现强劲,涨幅显著。
招商证券分析,2025年6月,我国共发放了147款国产游戏版号以及11款进口游戏版号,版号数量有所上升,发放频率保持稳定。自2025年起,国产与进口游戏版号的发放已实现每月同步,截至6月底,今年累计发放了757款国产游戏版号和55款进口游戏版号,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大幅提升,这一趋势有望为游戏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增强行业信心。
湘财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25年的上半年,银行业务板块持续展现出稳健上升的市场走势,这主要得益于市场对于红利投资的青睐以及对银行基本面改善的预期。伴随着估值的逐步回升永川行政服务中心,投资者们开始关注银行股票的估值压力以及高股息策略的持续性。银行的经营业绩保持稳定,资产质量也相对稳固,合理的估值水平以及恰当的分红政策,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银行股票高股息投资价值的基石。
跌幅方面,稀有金属、新能源板块回调
众多机构普遍看好下半年稀有金属及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市场走向。
全球清洁能源的转型潮流势不可挡,众多国家不断强化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和电动汽车的推广,这一趋势将显著促进上游关键原材料——包括锂、钴、镍、稀土(尤其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等稀有金属的需求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光伏和风电装机量的稳定增长,以及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的逐渐回暖,共同为相关板块提供了稳固的基本面支撑。此外,一些稀有金属的供应端由于资源匮乏、地缘政治影响以及环保限制等原因,其长期和中期供应结构仍旧紧张,价格波动空间较大,这为该板块的上涨奠定了基础。
宏观经济预期向好,利好产业政策逐步显现成效,加之相关板块前期调整已较为充分,估值吸引力大幅增强,投资时机逐渐明朗。新能源技术(如固态电池、新型储能)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稀有金属的新需求,同时,产业链中游制造环节景气度稳定回升,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板块上涨的合力。在政策扶持之下,加之终端市场需求逐渐复苏,同时面临供给制约和潜在增长的双重因素,稀有金属及新能源领域有望获得一次兼具修复性和成长性的投资良机。
活跃度方面,香港证券ETF(513090)热度居前
在成交额排行榜上,香港证券ETF(代码513090)的成交额位居首位,其数值逼近200亿元。紧随其后的是短融ETF(代码511360)和银华日利ETF(代码511880),这两者的成交额也相当可观。
在换手率这一指标上,511100基准国债ETF的换手率领先,高达218.41%。同时,香港证券ETF(513090)和恒生创新药ETF(520500)的换手率也位于市场前列。
近期,香港证券ETF吸引了众多目光,其核心原因在于它对港股金融领域的核心资产进行了重点配置,例如香港交易所和主要券商等,并且得益于香港金融创新政策的推动以及资金的持续流入,这两大因素共同促进了其发展。一方面,8月1日起香港将启动《稳定币条例》的执行,此举吸引了蚂蚁、京东等大型企业纷纷争夺牌照,进而促进了跨境支付生态的全面革新;另一方面,目前港股券商的估值处于历史新低(市净率仅为0.48,近十年同期的分位值仅为0.63%),加之年内南下资金净流入超过3600亿港元,为市场反弹提供了强劲的流动性支持,使得港股券商成为捕捉市场反弹的理想选择。金融科技变革与估值修复共振,催生了该ETF的配置热度。
ETF发行市场方面,下周一将迎科创债ETF发行潮
下周一,将有17款产品同时启动募集程序,这其中包括10只科创债ETF,而这些ETF的管理工作分别由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以及招商基金共同承担。
对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以及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进行独立监测。
核心差异总结:
指数名称涵盖了市场评级及规模特点,如中证AAA科创债指数,它涉及沪深两市AAA级及AA+级主体,具有跨市场特性,且分散度较高,包含810只债券。上证AAA科创债指数专注于上交所的AAA级及AA+级主体,其规模最大,工业类债券占比显著。相对而言,深证AAA科创债指数仅限于深交所的AAA级主体,且无隐含评级限制,主要由央国企主导,波动性较低。
下周一即将推出的产品包括工银瑞信发行的港股汽车ETF基金(代码159237)、鹏华创业板新能源ETF(代码159261)、港股通科技ETF(代码159262)以及港股通创新药ETF(代码520880)。这些基金分别对应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1、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931239)
针对港股通所涵盖的五十家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重点持有比亚迪、小鹏、理想等新能源汽车品牌股份,其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可选消费品及工业领域,同时具备较高的市场弹性和电动化程度。
2、创业板新能源指数(399266)
选取了创业板上挂牌的50家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知名企业,业务范围涉及光伏、动力电池等多个领域,整体涨幅达到20%,其中以具有成长潜力的创新型公司为主。
3、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HI)
精选30家港股通中的纯正科技行业龙头股,其中前十大权重占比高达76%,已排除医药、汽车和家电类股票,集中投资于互联网领域(如小米、腾讯)以及硬件制造(如中芯国际),从而实现了科技成分的纯净度提升。
4、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港股通涉及的创新药研发企业,主要集中生物科技和制药等特定行业,得益于与海外知名企业如诺和诺德、默沙东等的合作延伸以及医保政策的扶持,目前正处在价值恢复的关键时期。
所述信息与资料,与持有连云观点无涉,不能作为投资参考。依据此进行操作,后果自负。